辽宁分社正文

技能成才报祖国 青春奋进新时代

沈阳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9:09


第十六届“振兴杯”的比赛现场。 张文魁 王雁摄

  ——第十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综述

  2005年,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嘹亮号角,第一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在沈阳成功举行,众多青年技术人才在赛事鼓舞下,共同扛起了开拓创新、提高技能、助力振兴的大旗。15年来,“振兴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创新竞赛开展模式,为广大青年技术人才搭建了相互切磋、共同学习、共勉进步的广阔平台。

  健全体系 培养高技能人才

  “振兴杯”是由团中央、人社部联合举办,沈阳市委、市政府,团省委、省人社厅承办,团市委、市人社局等36家单位协办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多年来,从为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度出发,在团中央等相关单位的悉心指导下,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市委、市人社局等各协办单位在会务、宣传、场地整改、主体活动策划、考试、竞赛等各个环节认真谋划、精心实施,逐渐形成了“层级推进、相互衔接、规范运作”的良性竞赛体系。

  与此同时,还重点对标世界技能大赛,突出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缺行业特点,探索建立了涵盖管理体系、培训体系、竞赛体系、功能体系以及技能文化体系等五大领域的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沈阳乃至全国的竞赛机制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优化结构 拉动效应进一步延伸

  一直以来,“振兴杯”始终以时代要求为指引,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对竞赛项目不断优化,比赛工种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决赛阶段共开展了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电子商务师、快递业务员、汽车维修工、多媒体作品制作等36个工种的比赛。截至目前,沈阳籍选手已荣获31个工种单项冠军,并连续多年赢得团体冠军。

  参赛选手有的从技能型人才成长为导师型人才,有的从操作型人才成长为创新型人才,还有一些走上了重要的管理岗位,成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同时,“振兴杯”的拉动效应与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比赛项目逐步从二产类传统工种向三产类现代服务业转型,比赛内容更加注重工艺创新,比赛过程更具技术含量,为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推动技能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元覆盖 促进人才培育力

  “振兴杯”的比赛坚持面向社会、面向青年、面向企业,兼顾企业、行业特色,力求满足企业要求和青年愿望。

  纵观前15届大赛,累计1600余万名青年技术工人参加各级竞赛,22万名青工通过技能竞赛晋升技术等级,4500余名优秀青工参加全国总决赛。

  “振兴杯”的良好效果,推动各地广泛实施青工普训、市级大赛、导师带徒、典型引路等举措,引领广大青年技术工人在不同岗位苦练技能,在全国掀起了技术练兵、技能比武的热潮,众多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高级蓝领”脱颖而出,其中不乏如方文墨、洪家光等全国闻名的“大国工匠”,逐步改变了高技能人才领域“一将易得、千军难求”的局面。

  凝聚青年 增强思想引导力

  “振兴杯”创新设计开展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巡讲、全国人大代表与参赛选手座谈、选手参观沈阳、大赛技术点评和颁奖典礼等主体活动,号召广大青年技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创新创优聚力、为转型升级添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40多家新闻媒体对每届“振兴杯”都进行了跟踪报道,挖掘和树立了一大批技能精湛、技艺高超的“岗位明星”与“职业明星”,不断提高一线青年技术工人的知名度和职业成就感,使之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标志性人物和旗帜性典型,有力扭转了青年技能人才在社会人才评价体系中得不到认同的陈旧局面,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技能、崇尚人才的舆论导向和良好氛围,使广大青年职工感到学技术光荣、练技能受益,掀起了学习技能典型、争当技术能手的热潮,有力提升了“振兴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技能成才报祖国,用技艺和匠心为“中国梦”的腾飞助推一臂之力;青春奋进新时代,用青春和热血为“十四五”的蓝图书写一抹精彩。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承载伟大的时代使命;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振兴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始终致力于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凝聚引领广大青工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书写独属新时代青年人的壮丽篇章。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曲俊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