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社正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用好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中新网辽宁 2024年10月11日 19:5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育人功能,高站位统筹、多维度联动、全链条落实,用好用活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整合阜新、葫芦岛两市及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市校携手启动实施“‘用好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助推铸魂工程”,通过共享、交流,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打造校地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圈。

  高站位统筹,形成新打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通过制定文化引领战略,把文化育人与学校总体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明确责任、凝聚共识,通过校史文化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实现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确保大学文化成为引领学校发展方向、提升育人实效的核心力量。第四次党代会后,学校提出了“立足阜葫、东进沈阳、西出蒙新、贯通丝路”新发展布局,在文化建设的维度上就是将阜、葫两座城市作为“大本营”和“根据地”,充分发挥学校校史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两地文化资源,用好省内红色文化资源活教材培育时代新人。学校启动实施了“‘用好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助推铸魂工程实施方案 (2024—2029年) ”。阜新市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女联合会等多家单位积极配合,分工明确,实现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校地之间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会、研讨会、工作总结会,研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工作。通过共搭领导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形成校地红色文化建设常态化体制机制。

“用好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文化+’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揭牌仪式

中学生进校园观看校史微剧,深入了解东北煤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学校面向全市中小学开展“爱国+古生物科普”研学活动

  多维度联动,提高新活力。一是弘扬红色文化,聚焦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学校校史馆、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等,聚焦辽宁红色“六地”和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二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辽西地质古生物博物馆、查海遗址博物馆、阜新市博物馆、葫芦岛市博物馆等,邀请阜新市、葫芦岛市等辽西地区传统技艺、戏曲、舞蹈等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弘扬地方优秀文化,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三是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向地方开放学校相关实验室,自然科学融合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科技素养,在实践中激发对党和国家光辉历程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此外,按照实施方案总体安排,校地正在持续推进打造百场“文化+”精品课程、开展千场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活动、培育系列“校地红色资源协同育人”精品项目。

葫芦岛校区研究生参观塔山阻击战纪念馆

阜新校区研究生参观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

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赴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

了解8000年查海文化,中学生进校参观古生物化石展

  全链条落实,实现新突破。一是共建一个团队。搭建校地红色文化场馆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团队,共同完善相关制度,校地携手推进文化建设。二是共建一批基地。阜新市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立阜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阜新市少先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查海文化科普基地等,定期组织开展研学研修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校地红色文化育人搭建平台。三是共建一支师资。相关红色文化场馆推荐人员定期到学校上思政大课,开展专题讲座等,如:查海遗址博物馆研究专家、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传播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学习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汲取奋进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学校选派理论功底强的思政课教师到馆做红色教育资源整理与研究,提高师资教育与研究水平。四是共推一批活动。如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到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彰武治沙学校、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鲜活度和感染力,成效显著。

“朱月岚剪纸”项目传承人刘淑波老师给同学们上“非遗”传承课

青马学员开展理论学习和红色教育活动